他每当看到景元帝这张脸,都会分毫不差地想到燕王,一个孩子能记得多少事,有时候并非是看这个孩子是多大年纪,而是这件事有多触目惊心。他并非真的滴水不漏地瞒过了所有人,先帝大约也能从那个孩子眼里看出点什么,只是可惜他当时老了,心也软了,而眼前的景元帝,总归是连影子都不如。
宁王觉得自己心里有团火,多年来持续不断地烤着,烤得结得疤越来越厚,然后他精心地用一张无动于衷的人皮抱住了内里的面目狰狞。
景元帝皮笑肉不笑地问了他几句,便开始以长兄的姿态打听这个年轻的王爷可有什么心仪的人选。
宁王别开视线,漫不经心地喝了口酒,样子看起来不敬地近乎有些不屑。景元帝皱了皱眉,不过还来不及细品这动作神情里面的意思,便接二连三地迎来了匆匆忙忙的战报----东线运河入海口遭到炮火轰炸,西边寒关古道遭到侵袭。
一时间殿内群臣哗然,景元帝猛地站起来,动作过大,打翻了桌面上精致的瓷器,一片清脆的破碎声。
宁王懒懒地斜靠在桌案上,此时也无人分得出心注意他,他捏了捏手里的卷成一团的纸条,耐心地等着景元帝一通发作,寿宴立刻变成了点兵布将的朝会。
景元帝自登基以来,大梁并非没发生过战事,当时大梁顶梁柱般的将军姓祁,几乎没让远在深宫高高在上的皇帝觉得打仗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这边一得到战报,没多时紧接着便能得到捷报,看得都麻木了,恐怕这位还盲目自信地以为大梁正处于盛世,随便派个人就能四海升平了,鬼迷心窍地除掉了祁瑜。十来年的和平一朝迎来相隔千里的两起战事,让这个过得平静无波的皇帝骤然慌了心神,边在龙椅前焦躁地来回踱了两遍,一边听几个大臣叽里呱啦地一通献计献策,只是个个牛头不对马嘴,居然没有两个能统一意见的。
景元帝不胜其烦地一挥手,让所有人闭嘴,点了站在一旁默不作声的吕谏,问道:“吕卿有什么想法?”
吕谏:“陛下,臣以为寒关古道是我大梁的天堑,易守难攻,重兵把守,即使遭到强大的敌兵来袭,一时之间以一敌十,也能轻松守住,更何况西线一群虾兵蟹将,不值一提,倒是东线,炮火夹击,不容小觑,臣自请,率兵前往。”
宁王看了一眼那边半跪在大殿上的吕谏,回神的时候正好对上那个面粉团似的老头霍启德,只见那老头没有半点慌张,正乐呵呵满脸微笑地盯着他看。
宁王差点忍不住给他翻了个白眼,不怕死的老东西。
景元帝给吕谏三言两语稳定了心神,仿佛这场仗已经赢了一半,即刻下旨命吕谏为主帅,前往东线,再支出一小队兵力支援西线。
就此两道圣旨下了,景元帝顿时松了口气,但这场欢歌乐舞注定是进行不下去了,亮敞的大殿顿时一暗,众人茫然地看着高耸的大门缓缓关上,连景元帝也是一愣。
直到所有人被密闭在殿内,众臣两侧背后两边整齐地默默站了数排面带黑铁面具身着铠甲的御林军,景元帝这才蓦地反应过来,气急败坏地站起来,也不知道该面对哪个方向,指着下面的一干众臣,怒吼道:“谁!”
宁王不疾不徐地喝了口酒,他这步走得提前了,霍启德将祁越的信塞道他手里时,他们就没那么多时间好去求一个万无一失,按照令牌背后那个人的做事的脉络,西线寒城的天堑被拿下后,必然短时间内会起战事,而他截下来的火/药,路线是运往东线,一东一西同时起事,大梁兵分两路必然狼狈奔波。
可是这两边都没有可以吞下大梁的敌人……那就只能是为了分散大梁的兵力,真正的敌人还未露面。况且……那个人,还在大梁的朝中,那个当年设计燕王的人,如今还在景元帝身边的人。
如今□□被截,西线又不顺利,那人的局被破了一半,定然要提前动手,他不能一边对付景元帝,一边还忙于收拾四境起火的局面,倒不如,先除了这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货色,一举揪出那个一直躲在背后鬼鬼祟祟支招的人。
祁越将计就计,设计好点,埋下火/药,在东线炸出了第一个响声,果然,西线闻声而动,一举进攻。
景元帝愤怒到涣散的目光终于落到宁王身上,不可置信地问道:“是你?”
宁王这才抬起头,平静地看着他,不带起伏的声线在封闭的大殿内显得格外清冷:“皇兄,你可知身边的都是什么人?”
景元帝怒极反笑:“你来问朕身边的是什么人”
宁王笑了一下,说:“不,我是要谋反。”
☆、第四十五章
宁王此言一出,大殿内一时落针可闻,所有人都愣了,没想到这个看起来没骨头的王爷竟能将造反谋逆的话说得这么直截了当。
景元帝一瞬间踉跄了一下,一手撑住龙椅才没让自己直接摔过去,如果宁王举兵围城,那只能算是凶险,但他直接不动声色地支配了御林军,直接在内部将闸刀架在了他的头顶,简单明了地让人无计可施……那他手里有多少人,这大殿之上又有多少已经是他的人,都全然难以揣测。一时间景元帝看谁都像是反贼,每个人的眼神都像是带着嘲讽与恨意。
喜欢杀无邪请大家收藏:(m.booktxt.win),笔下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