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觉得什么是突破口?”徐光先微微一愣,反问道。
“这分为短期和长期。”钟白沉着的回答道:“短期,就是要在目前外国建立专利壁垒的情况下,想办法在一些初级加工环节创新上做突破,他们做得,我们也坐得;长期,就是要选择一个合理的、高利润的、有影响力的稀土高端产业,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只要选准了,就是初期投资再高,后期的回报率也是惊人的。出来,说道:“钟白,徐院士,我看二位也先不必在这件事情上纠结,现在咱们最重要的目标,不是应该先做实验么?”
“哦,对对!设备到了吗?”徐光先也觉得自己操之过急了,一拍脑门儿道。
余东峰看了看表,道:“应该差不多了吧,说是中午就能到的,现在已经十一点十分了,不知道……”
就在他迟疑的瞬间,办公室的门被推开了,厂长周长青左顾右盼,看到了三人的位置之后冲他们招了招手,喊道:“邮政局的车到厂里了!”
还在聊天的三人,闻言不约而同的站了起来,直冲办公室门口而去!
……
对于钟白能拉到赞助这件事,培训班学生们的评论是褒贬不一的。
向米斌这种已经有点迷信钟白的人而言,自然是四处宣传,欢快的一批。
但像颜玉田这类对钟白有成见的人,则是表面不做评论,内心却觉得此子太过于油滑,为了讨好徐院士,竟然不惜动用关系拉来七万块的赞助?疯了吧!
不过,这些对钟白都没有任何影响,他现在专注的事情只有一件,那就是接下来的硫酸低温焙烧分解工艺进入试验阶段能不能尽快成功的问题。
实验室场所的确定并没有浪费多少时间,因为头两天这事儿就已经确定下来了。
周长青在徐光先的建议下,专门将以前的两间分解车间腾出来一间作为实验室——反正现在放射废料还有很大一部分没有来得及处理,就当减少产能了。
在工人和学生们的共同努力下,一个下午的时间装配工作基本完成。
徐光先虽然62岁了,但他对探索稀土科学的精神非常人可比,坚持着要在今天吃完晚饭后就开始实验!
喜欢大国制造请大家收藏:(m.booktxt.win),笔下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