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首页 >> 古代耽美 >>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章节目录)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booktxt.win/139983/

第1章443章 回归本质(1/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1/2)

关灯 护眼 舒适     字体:

赵昺知道历朝皆设有常平仓,设置仓廪欲州郡,用来向老百姓征收稅粮的仓库,除了用于盛放粮食物资外,还有调解粮价的作用,防止粮贱伤农的事情发生。再一个的作用就是在发生灾害时,可以就近用于赈济灾民,但是由于承担着国家储备的作用,由朝廷直接遣官管理,地方州郡在没有朝廷旨意的情况下也是不得动用的,使得其赈灾的作用被削弱。

而所谓‘义仓’则是隋文帝时负责管控朝廷财政收支的长孙平,给隋文帝出了一个主意。长孙平说,天下州县常遭受水旱灾害,老百姓常陷入饥荒。如果可以在每年秋收的时候,以户为单位,让每户人家按贫富等级,拿出一些粮食来,最高额度为一石,储存在设于基层乡村的仓库之中,到了灾年再拿出来赈济灾民,就能及时赈灾。

隋文帝没理由不喜欢这个建议:第一,它不需要官府多出一分钱;第二,它还有望在饥荒年份减轻常平仓的赈灾支出。这个设在基层乡村、用来储存老百姓所交饥荒保障粮的仓库,可以叫义仓。在这个制度当中,官府只是一个倡导者,出粮的是里社的普通民众,负责管理粮库的是基层“社司”,粮仓也建在基层里社之中。

在赵昺看来,义仓就相当于现代的民间互助基金,平日大家自愿拿出些闲钱集资,由信誉好的人负责保管,当谁家有困难的时候,就从中支取部分对其进行救济。其中有做买卖的出现资金周转困难的,也可以从中借贷,并支付利息,来保证基金的保值和增值。

“官家,可知义仓还有另一个名字吗?”雷妍看陛下对此十分有兴趣,沉思片刻问道。

“还叫作什么?”赵昺随口问道。

“还叫社仓!”雷妍见小皇帝不知,才说出答案。

“叫作社仓,还是叫作义仓,其中有什么不同吗?”赵昺觉得叫社仓也没有什么不妥,毕竟是由里社来负责收取和管理,叫什么名字又有什么关系呢?但他自不会以为雷妍,像孔乙己似的在跟自己卖弄‘回’字有多少种写法,肯定是另有所指,便笑着求教道。

“隋文帝给此新政定下的名字就是社仓,而其支持公孙平此议也是另有原因的,因为朝廷可以借此向百姓变相的再征一次稅粮。”雷妍言道,“在实施义仓十年后,恰逢关中大旱,隋文帝下旨:北境各州社仓转交各地州县掌管,解除社司收贮粮食的职权;百姓向社仓交粮的方式,也由带有自愿的劝募,变更为按官定统一缴纳。并在诏书中,公开将给社仓缴粮称作交税。”

“哦,原来如此!”赵昺点点头,心中却苦笑不已,看来当皇帝的没有一个是‘好东西’,隋文帝也算是史上明君了,却也极富心机,盖义仓为社仓就为以后挪用义仓之物打下了埋伏。他想想其后的炀帝三征高丽,开挖大运河,修建扬州行宫等,开支更为浩大,笑笑又道,“文帝尚且如此,那继位的炀帝自然也不会手软!”

“陛下圣明!”雷妍施了一礼笑道,“史载:大业中年,国用之物,并贷社仓之物,以充官费,故至末途,无以支给。炀帝钱不够花,他就就直接把社仓里的东西卖掉,直到把社仓卖空,以致关中大灾,朝廷再无力赈济,流民纷纷揭竿而起,盗寇横行,举国动荡,隋灭唐兴。”

“唉,本是为民的善举,但是最终成为恶政,真是让人惋惜。那其后唐应该吸取其中的教训了吧!”赵昺叹口气道。

“德妃妹妹熟读唐史,对于此最是了解,我先喝碗热汤!”这时王德遣人送上新做的吃食,雷妍笑嘻嘻地道。

章屏只是嗔怒的瞪了雷妍一眼,也没有拒绝,接过话题给皇帝讲史。政权虽然鼎革,但“社仓”这桩变相之税却被继承了下来,仓库由官府掌控,设在州郡而非里社,但正式名称换回了“义仓”——按官方说法,征收这笔税粮的目的,是为了“每有饥馑,则开仓赈给”,也就是防备灾荒,给唐朝民众提供一种生存保障。

唐太宗时代,“义仓税”的征收方式是按田亩的多少来算,每亩须缴纳两升土地上的粮食出产。唐高宗觉得这种征收方式太麻烦了,每年秋收都得派人去基层查验土地的亩数、确认种的具体是什么,于是又恢复了隋文帝的老办法——按户纳税,最富有的上上户纳粮五石,依次递减;而且不管有田没田,是农民还是商人,都得交。

武则天时代,“义仓”政策再改,变回按田亩多少收税。唐玄宗登基后,又变更为农户与大宗土地拥有者按田亩征税、商人按户征税……如此这般变来变去,核心动力全在于想要以最小的征收成本,得到最大的征收成果。但遗憾的是,有唐一代,“义仓税”在征收上不遗余力,在使用上却是一塌糊涂。

唐高宗、武则天时代的“数十年间,义仓不许杂用”,只许拿来赈济灾荒;之后就一年不如一年,“自中宗神龙之后,天下义仓费用向尽”,到了唐中宗时代及之后,义仓里存储的粮食,已被挪用得干干净净。直至在唐德宗的支持下,宰相杨炎推行“两税法”改革,暂时取消义仓之税。

“换汤不换药而已,只不过将仓税并入其中而已!”赵昺叹口气道。他十分清楚所谓两税法,就是将杂税与缺乏正当性的临时性税种,也就是“暂时法外之法”,全部纳入到两税这个大口袋之中,使之成为正税的一部分。杂税之名消失,但杂税的额度不消失,而朝廷却降低

喜欢重生宋末之山河动请大家收藏:(m.booktxt.win),笔下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状态提示:第1章443章 回归本质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1/2)
返回顶部
站内强推 绯弹的亚里亚之绯色催眠师 公园捡到小萝莉 贵族男校之帝王学院 [快穿]女主她总在弯 穿越之你以为我是谁 陈情曲 花痴男爱总裁 我恐怕是一条咸鱼了 青梅煮酒(H) 山涧秋鸣
经典收藏 (士兵突击同人)向日葵 (士兵突击同人)那些花儿 (士兵突击同人)咋说都该来追我了 (士兵突击同人)心上花 (士兵突击同人)最佳角色 在下宗政有何贵干 第一宇宙速度 邻居是鸭子 两受相遇 仙佩摇
最近更新 燎原 流氓养成记 超度灵魂也要推行市场经济 皇上,臣对你想入非非 仙武位面穿越 可是直男又做错了什么呢 (伪装者同人)【楼诚】故人长绝 选妃记 校园最强狂仙 妖孽横行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让你窝心 -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全文阅读 -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txt下载 -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最新章节" - 好看的古代耽美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