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海扬明

首页 >> 古代耽美 >> 七海扬明(章节目录)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booktxt.win/140948/

章一七四 内迁之路(1/3)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1/3)

关灯 护眼 舒适     字体:

李明勋虽然当起了甩手掌柜,但却给李君华留下了一个高效能干的军政班子,这让李君华可以快速有效的处理军政要务,但当就赈济和内迁漠北的蒙古、满洲之民向这些人咨询的时候,大部分表现的兴趣缺缺,每个人似乎都不愿意接手或者参与此事。

而李君华很快搞清楚,为什么所有人都对此不上心了,因为拯救这些灾民实在是吃力费钱不讨好的事情。这些人在两个月前还是帝国的仇敌,因为军事斗争的需要,在帝国内部军政两界都一直进行仇恨宣传,现在战争告一段落,帝国取胜,没有屠杀没有劫掠,已经是仁至义尽,要他们像救助边墙内的百姓一样救助这些牧民,没有人是心甘情愿的,中低层官员的想法就是,老子不杀你就是恩情了,还想吃老子的喝老子的,不可能。

而高层军政要员也没有什么动力,即便是皇帝也是如此,帝国北伐,豪取大胜,便是盖世武功,而军纪严明,广为赦免,招抚蛮夷,不问旧罪,那就是仁德。这些难民活下来十万,是皇帝的文治武功,活下来四十万,也不会再添英名。相反,如果大规模耗费物资财力去救助曾经的帝国仇敌,反而会引发争议,显然,做好这件事,也不会有功勋赏赐,军政官员们为何还要去做呢?

其实每个人都知道,如果甩手不管,这三四十万人衣食无着的人会变成乱民马贼,袭击帝国的驻军,但帝国如今有超过二十万人驻军漠北,自然无惧,撤军之前,修几个堡垒,等物竞天择几年,这片土地和活下来的牧民仍然属于帝国。军队获得战功,内阁不用违背民意支取赈灾款项,各得其所,各取所需,岂不美哉。

“殿下,如果有太多的掣肘,太多的不便,卑职觉得,此事可以缓议。”李君华摸行营官员底的时候,常阿岱把这一切看在眼里,他本就是行营官员的一部分,对于同僚们的意思再清楚不过,若非如此,也不会想尽办法请太子出面了。

李君华微微摇头:“不管怎么说,能让更多人活下来本身就是一桩好事,常阿岱,你要清楚,当这群难民归附后,他们就已经是帝国的臣民了,身为帝国的太子,我没有任何理由看着他们孤苦的死在草原上!

我不会装作看不见的,你也要坚定信心,我们一起做成这件事。我也相信,父皇也愿意看到更多的人活下来,或许这也是对我的一次考验,你懂了吗?”

常阿岱猛然觉醒,皇帝为什么这个时候去祭天,把大权交由太子,为什么对自己赈济安民的奏章没有批复,就是想要看太子做这件事,现在这种情况,在内阁不愿意拨款,官员没有动力,民意不允许的情况下,只有掌握北伐大军后勤补给和总揽战区军政要务的两位皇子可以拯救这群难民,显然,这不是一个巧合,而是一次测试,而对皇子的测试肯定涉及皇位。

“卑职明白了,卑职定会全力以赴,助殿下玉成大事。”常阿岱立刻回应。

“好了,这件事确实要做,但也不能枉顾一切,民意民心不可违,军心士气不可动,否则,做了也是错的。”李君华心中已经做好了心里准备,他拍了拍常阿岱的肩膀,示意他坐下,然后问道:“难民有多少,你心中可有数。”

“目前漠北处于军管状态,各军也只是按照命令给难民供给食物,不让其闹事,根本无人管理,也不知具体多少,但依卑职猜测,目前归附的已经超过二十五万,等到大军铺开,皇命广布,至少会有三十五万,甚至四十万人归附。”常阿岱说道。

李君华淡淡点头,满清余孽要么被诛要么逃亡,因此,漠北的部落已经一盘散沙,招抚的诏书或者军队的刺刀到了,早早晚晚都会归附的,漠北原有人口在五十五万人左右,发生在冬季的这场战争导致大量人死亡,算将下来,也不会超过四十万。

“四十万,着实不少,这么些人内迁是个问题,安置更是个大问题,你在理藩院这些年,对各绥靖区都熟悉,你觉得哪里合适,哪里又不合适。”李君华倒也不拿捏,直接问道。

常阿岱第一时间回应道:“殿下,燕北绥靖区肯定不合适。”

李君华先是一愣,继而明白过来,燕北作为京城北方的绥靖区,这些年来大力发展开拓,有的是土地,作为北伐大军的主要后勤来源,也有的是粮食。论起来,物资是最丰富的,可燕北却是最不合适的地方,整个燕北绥靖区根本吞不下这么多的人口,别说四十万,就是二十万也做不到,想要安置人口,必然要向工矿业倾斜,京畿地区商业的发展,对人的需求是巨大的,倒不是无法安置,但如果大量的蒙古人涌入京畿,势必会引发剧烈的社会反映,那么这件事就会变成坏事。

“云中绥靖区如何,去年我曾去过,河套地区水草丰美,垦荒商屯也是各绥靖区之首。粮食当是不缺的,也有充足的土地安置。”李君华道。

常阿岱依旧摇头,解释道:“其实也不那么适合,殿下,漠北之民都是牧民,不懂稼穑之术,您给他们土地,也难以快速适应,无法做到及时的自给自足。况且,如此安置,消耗极大,不仅需要土地,还要农具、耕牛种子和房舍。

若是让他们继续从事放牧,也有些不妥,毕竟有大量的直辖旗佐要北迁戍边,原本各旗佐就要抽调牛羊牲口支援,一下子又涌入许多丁口进来,必然生机艰难。又不可能把人交由藩属旗佐。”喜欢七海扬明请大家收藏:(m.booktxt.win),笔下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状态提示:章一七四 内迁之路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1/3)
返回顶部
站内强推 绯弹的亚里亚之绯色催眠师 公园捡到小萝莉 贵族男校之帝王学院 [快穿]女主她总在弯 穿越之你以为我是谁 陈情曲 花痴男爱总裁 青梅煮酒(H) 我恐怕是一条咸鱼了 千雪
经典收藏 (士兵突击同人)向日葵 (士兵突击同人)那些花儿 (士兵突击同人)咋说都该来追我了 (士兵突击同人)心上花 (士兵突击同人)最佳角色 在下宗政有何贵干 第一宇宙速度 邻居是鸭子 两受相遇 仙佩摇
最近更新 血色魔女天骄 迷幻都市 无人之地 特事局 巅峰揽春色 母之韵,乡之情 爱健身的妈妈(母子纯爱催眠短篇) 女奴校花养成系统 深渊(凌辱) 危险性游戏续 浅红少女(校花的淫与情)
七海扬明 且看昨日风华 - 七海扬明 全文阅读 - 七海扬明 txt下载 - 七海扬明 最新章节" - 好看的古代耽美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