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明朝考科举

首页 >> 重生耽美 >> 穿到明朝考科举(章节目录)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booktxt.win/15362/

第122节(1/4)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1/4)

关灯 护眼 舒适     字体:

论及对大明律的重视,崔燮相熟的举子都不如他用心。

毕竟他是个穿越者,不如本土人熟悉各种明暗规则,读律令得读熟一点,免得哪天因为不了解时代背景出了事。而且他刚穿来就打了一次官司,又有徐氏诬告被罚的事例,也让他体会了大明法律的威力,多学一点心里就有点安全感。

这五道判题直接就是默写,花不了多少工夫,写好之后就可以心无旁骛地写论、表两道大题了。

论题没有字数要求,甚至是越多越好。三场考试同样是用十二张卷纸,首场七道时文,三场五道策问,第二场却只有一论一表、五道加在一起都不及一道时文长的判……

那一论一表你好意思不写多点儿,把卷面占满了吗?一道题至少得是两三篇时文的长度,才有脸拿给考官看吧?

崔燮轻叹一声,将写好的判题压在一旁,换了张稿纸抄下“君正莫不正”的论题,对着题目细细推敲。

“君正莫不正”一句出自《孟子·离娄章句上》,原句是孟子对公孙丑说的“惟大人为能恪君心之非。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国定矣”。这个“恪君心之非”的“恪”其实就是“格”字,却不是守仁格竹的那个“格”,而是归正的意思,就是劝导君心去非而归正。

程子曰:“天下之治乱,系乎人君之仁与不仁耳。”孟子此言便是告诉公孙丑,唯有大人君子才能劝导君主,导君心由不正归于正。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风气从来都是自上而下改变的,逮至国君心正,臣下自然跟着归正,国家便无不治。

看见这题目,崔燮就犹如看见了第一场考试的“不解于位,民之攸塈”,心中油然冒出一句“皇上,臣妾又要忠言逆耳了!”

他将题目按着制艺文的方式分析一番,也像时文破题般简单有力地,借着胸中涌动的那股意气,势如破竹般写下了开篇一句:“天下无心外之治,人臣之正,君惟求诸心而已矣。”

作者有话要说: 昨天就忘了写作者,子在齐闻韶是吴宽的好像说过了?

诗经那篇作者叫何棐(念匪)

论“君正莫不正”,作者张怀

第191章

议论文三要素, 不过是论点、论据、论证, 现代小论文这么写,拿到古代的论文其实也能这么写。论又不像制艺文那样有固定的破题、承题、起讲、八比、大结之类的结构, 只要布置好起承转合, 论证得足够周密, 拿出的论据都出自经书史册,尽力做到无一论无来处就行。

至于论证手段方面, 完全可以用现代议论文里总结出的手法。

崔燮从在林先生家读书时就这么写, 从县试一路写到乡试,成果斐然, 没有一个考官挑他的不是, 那这法子就能用, 能接着用到殿试去。

他简单梳理思路,拟出大纲,从“天下无心外之治”论起——

君心是治国之本。而若一开始就明言君心的重要,虽然有开门见山的好处, 却也显得生硬直白, 不如竖个靶子来打, 用别的治国之法给自己“君心”论垫脚。

治国本来是靠贤人,以人行政,以政图治,若所用的人与政法还不足以理清四方,便该用法律约束诸臣与百姓,奈何要依赖君心方寸之地呢?

因为“天下无心外之治”!

君心是本, 御臣治国之术是末,没有其本不正而能致其末正的。臣子如不能导正君王心中不正之处,又怎能让君王以正道治国?

所谓恪君心之非,就是引导君王之心归于仁义。孟子曰:人之异于qín_shòu者几希——人所异于qín_shòu的就是仁义之心,仁义是天赋与人的x_i,ng情,也就是人心中的“正”。

君王有此仁义之心,其本心即端正坚固,于治一道也无偏邪;如其不然者,就容易被物欲所引诱,以至宠幸佞臣,偏废贤臣。若如此,虽有贤臣、仁政、良法,国家也难以治平。

所以人臣辅佐君的重中之重,就在于“正君心之非”。

一旦君心归正,仁义自生。仁藏在心则蔼蔼可亲,义在心则凛然不可犯,以仁义治家则九族亲穆,治朝则百官清正,治国则百姓休息,四方咸宁,九州景仰,四海六合感其仁义而归顺……

这就是孟子说的“心正则无不正”!

崔燮写小论文写得顺手,把论题圆回来之后看了看天色,太阳才爬到考棚上一点。照这个速度,就是再写完那篇谢表,可能都还到不了中午。

时间有的是,再改改也无妨。

他又对着卷面梳理了几遍,觉得还可以再引些经典作论据。倒也不用刻意改前面的,就着孟子这句再添些名人名言站台就行:比如孔子说了“心正而后身修”,尧舜说了“人心惟危,道心惟危……允执厥中”,中不就是正?

该论的论了,该上的论据也上了,议论时除了引经据典,也有层层排比,从朝廷、百姓、四海、九州、六合等处呼应君心正而天下皆正的论点,算得上j-i,ng巧秀丽,没什么可添改的。

只欠一个大结……他一时间构思不出多么j-i,ng妙的结尾,索x_i,ng直接呼应开头的“人臣之正君惟求诸心”,再点一点“正心”的重要x_i,ng:“正心者,人主之先务,正君者,大人之能事,而凡有志于国家天下者,诚不可以莫之省也!”

最后再添“谨论”两字,就真正论完了。

写这结句时只图他简洁明快、呼应前文。写出来后他自己再

喜欢穿到明朝考科举请大家收藏:(m.booktxt.win),笔下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状态提示:第122节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1/4)
返回顶部
站内强推 绯弹的亚里亚之绯色催眠师 公园捡到小萝莉 贵族男校之帝王学院 [快穿]女主她总在弯 穿越之你以为我是谁 陈情曲 花痴男爱总裁 青梅煮酒(H) 我恐怕是一条咸鱼了 千雪
经典收藏 (士兵突击同人)向日葵 (士兵突击同人)那些花儿 (士兵突击同人)咋说都该来追我了 (士兵突击同人)心上花 (士兵突击同人)最佳角色 在下宗政有何贵干 第一宇宙速度 邻居是鸭子 两受相遇 仙佩摇
最近更新 血色魔女天骄 迷幻都市 无人之地 特事局 巅峰揽春色 母之韵,乡之情 爱健身的妈妈(母子纯爱催眠短篇) 女奴校花养成系统 深渊(凌辱) 危险性游戏续 浅红少女(校花的淫与情)
穿到明朝考科举 五色龙章 - 穿到明朝考科举 全文阅读 - 穿到明朝考科举 txt下载 - 穿到明朝考科举 最新章节" - 好看的重生耽美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