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我来了

首页 >> 虐心耽美 >> 隋唐我来了(章节目录)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booktxt.win/40571/

第二十六章:太原龙兴 上(2/4)

上一页:(2/4) 目录 下一页:(2/4)

关灯 护眼 舒适     字体:

刘弘基、窦琮三人都是不愿意跟随隋炀帝征讨高句丽而逃到太原避难的武官,李世民对他们非常尊敬,常常登门拜访,并且与长孙顺德结下了血缘关系。大家都知道李世民的妻子是后来的长孙皇后,这位长孙皇后正是隋朝著名政治家长孙晟的女儿,而长孙顺德又是长孙晟的族弟。长孙顺德和刘弘基皆是骁勇之人,后来都位二十四功臣。刘文静和裴寂是好朋友,两人都足智多谋,皆是唐朝开国功臣。当时刘文静任晋阳令,裴寂任晋阳宫监,两人有一次夜晚登高望远,见远处烽火四起,裴寂率先感叹:“贫贱如此,复逢乱离,将何以自存!”这话语充满哀怨,足见裴寂心中的愤懑不平。刘文静则呵呵一笑:“时事可知,吾二人相得,何忧贫贱?”这一席话将文人的傲气展露无遗。刘文静一直期望着能够遇到明主,他最先结识了李世民,觉得这个不到二十岁的少年非同一般,于是对裴寂说:“此非常人,豁达类汉高,神武同魏祖,年虽少,命世之才也。”这一句评语把李世民比作汉高祖刘邦和魏武帝曹操,试想一个人年纪轻轻便能得到如此评价,的确非常可贵!但是裴寂不以为然,他自己没有见过李世民,所以不愿意凭借刘文静的一面之词来判断一个人。两个高傲的文士,谁都不服谁,颇有意思,令人捧腹。而李世民最终能与裴寂取得联系,还要归功于李渊。李渊与裴寂是好朋友,刘文静抓住这层关系,把裴寂推荐给了李世民。李世民知道裴寂心高气傲,又好赌,于是不惜自掏腰包,散钱百万,让龙山令高斌廉拿去跟裴寂赌,次次都故意输给他,裴寂非常高兴,知道李世民是一个礼贤下士、求才若渴的人,于是开始与他来往。不过李世民真正开始谋划起兵大计,是在狱中。这是怎么回事呢?《旧唐书·刘文静传》记载:“后文静坐与李密连婚,炀帝令系于郡狱。”刘文静与造反的李密有姻亲关系,所以受到李密牵连而被下狱,正好关在太原。李世民赶紧前去探望,两人就在狱中谋划了一出太原起兵的方略。刘文静心里早就有此打算,但是他不知道李世民举兵的心思坚定不坚定,所以他先试探了一下李世民:“天下大乱,非高、光之才,不能定也。”“高”指的是汉高祖刘邦,“光”指的是光武帝刘秀。很显然,刘文静是以一个不得志的治世能臣的口吻来试探李世民。李世民倒是十分直爽:“安知其无,但人不识耳。我来相省,非儿女子之情,欲与君议大事也。计将安出?”其中,“安知其无,但人不识耳”一句说得多么骄傲,这句话说得正是自己,然后李世民不再跟刘文静兜圈子,而是直接表明来由:“计将安出?”刘文静见李世民果然心存鸿鹄之志,于是跟他说:

今李密长围洛邑,主上流播淮南,大贼连州郡、小盗阻泽山者,万数矣,但须真主驱驾取之。诚能应天顺人,举旗大呼,则四海不足定也。今太原百姓避盗贼者,皆入此城。文静为令数年,知其豪杰,一朝啸集,可得十万人,尊公所领之兵,复且数万,君言出口,谁敢不从?乘虚入关,号令天下,不盈半岁,帝业可成。

刘文静的头脑无疑是冷静而客观的。他为李世民分析了天下大势,隋炀帝躲在江都不敢出来,李密与王世充在东都洛阳僵持不下,天下值得取且可取之处,只剩长安。所以刘文静建议李世民,从太原举兵,向西挺近,进入关中,占据隋朝政治中心——长安。李世民又把这个计策告诉了裴寂,裴寂也许诺愿意帮李世民实现帝业。

综合以上的史料,我们可以发现李渊和李世民都有起兵之意,两人都曾为起兵反隋做过一些前期准备,只不过区别就在于,李世民的准备工作做得更为全面,搞出来的动静也更大,而李渊的动作或许更加谨小慎微一点,但无论如何,笔者认为不可武断地认为太原起兵就是李世民或李渊一人之功,父子两人皆有准备,只不过规模不同而已。现在对于李世民来说,他不知道父亲李渊的态度,也不知道应该怎样鼓动父亲起兵,而对于李渊来说,揭竿而起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但现在缺少一个合理的契机和合适的时间。大业十二年(公元616年),山西马邑(今山西省朔州市)接连发生了两件事,逐渐坚定了李渊起兵的念头。第一件事笔者于前文曾提到过一次——东突厥继雁门之围后,再次南侵,袭略马邑。在《隋书·突厥传》中,我们看到的是这样的记载:“唐公以兵击走之”,不过,这是突厥列传中的记载,这条史料比较粗略,只交代了突厥袭略马邑的最终结果是以失败告终。实际上李渊击退突厥的过程并没有这么顺利,反而是一波三折。按照《资治通鉴》的记载,突厥入侵的时候,李渊曾派自己的副手高君雅和马邑太守王仁恭与突厥交战,但两人均被突厥击败。要知道隋炀帝刚刚经历了雁门之围,他现在对一切有关突厥的问题非常敏感,一听说高君雅和王仁恭战败,一纸罪诏立刻降了下来。李渊非常恐慌,担心最终这条罪状会落到自己头上。李世民看出来父亲的顾虑,借机跟他说:

今主上无道,百姓困穷,晋阳城外皆为战场。大人若守小节,下有寇盗,上有严刑,危亡无日。不若顺民心,兴义兵,转祸为福,此天授之时也。

李世民选择的进谏时机还是非常恰当的,但是李渊依然表现出了谨小慎微的一面:“你怎么能出此大逆不道

喜欢隋唐我来了请大家收藏:(m.booktxt.win),笔下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状态提示:第二十六章:太原龙兴 上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上一页:(2/4) 目录 下一页:(2/4)
返回顶部
站内强推 绯弹的亚里亚之绯色催眠师 公园捡到小萝莉 贵族男校之帝王学院 [快穿]女主她总在弯 穿越之你以为我是谁 陈情曲 花痴男爱总裁 我恐怕是一条咸鱼了 青梅煮酒(H) 山涧秋鸣
经典收藏 (士兵突击同人)向日葵 (士兵突击同人)那些花儿 (士兵突击同人)咋说都该来追我了 (士兵突击同人)心上花 (士兵突击同人)最佳角色 在下宗政有何贵干 第一宇宙速度 邻居是鸭子 两受相遇 仙佩摇
最近更新 燎原 流氓养成记 超度灵魂也要推行市场经济 皇上,臣对你想入非非 仙武位面穿越 可是直男又做错了什么呢 (伪装者同人)【楼诚】故人长绝 选妃记 校园最强狂仙 妖孽横行
隋唐我来了 罗墨轩 - 隋唐我来了 全文阅读 - 隋唐我来了 txt下载 - 隋唐我来了 最新章节" - 好看的虐心耽美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