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江录

首页 >> 虐心耽美 >> 千江录(章节目录)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booktxt.win/41186/

第五十五章 小谈哲学(1/4)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1/4)

关灯 护眼 舒适     字体:

第一节有用和无用

第二节知与行

第三节羞和耻

第四节关于轮回、因果

第五节生命的意义——欣于所遇

第一节有用和无用

顺子是我高中时候的挚友,现在在西安定居,前期买房的时候因为缺钱跟我借5000元,当时我刚刚在外租房,加上家里的姐姐跟我借钱,我手头实在是没有所以没有借给他,在他最需要我雪中送炭的时候我却没有尽到朋友的责任,这是我一直愧疚的。现在手头稍微宽裕些,可是也基本都借出去了,大约一万五千元左右。家人也劝我以后不要往外借,我也感觉为难的是不好意思让人家还钱。我在这里提到顺子不是为了仅仅表示歉意,因为这篇的话题最开始的思考起点是与顺子有关的。

2006年高考前,顺子回东北准备考试,那时候同学一个个忙着彼此写联系录,我倒是自始至终没有买过这种本本和索要他人的签名。顺子让我留联系方式,我当时除了留了家里的座机电话0536—6213442之外,还写了一句话“于是依处却无依,于无依处恒相依”。友情看似真是的最后都消失了,友情看似消失的却永存。

毕业后曾看到cff的一条状态:起初不相识,最终不相认。意旨虽同,各有表述,不过一为友情,一为爱情/友情皆可罢了。

应该是去年吧,和老大聊天的时候,我说:那些看似有用的最后都证明是无用的,而那些我们认为无用的,最后证明却是有用的。

我不是生而喜欢谈玄说理,不过用我的骗人理论来讲,我认为自己和它是有缘的。

在大学宿舍里,bj和东东都问过我有用无用的问题,因为他们担心我脱离实际。尤其东东说的就更绝了:“永来,你说你看的那些东西能吃还是能喝,还是能当钱花?”东东是个现实主义者,说话太过狂妄,做事“大行不顾细谨”,如果他能找到一个愿意理解其脾气并愿意帮助他的人,他的成就是不会小的。偶尔听他们说东东这些年来一事无成,嘲笑他志大才疏,我便淡淡一笑,燕雀安知鸿鹄之志!东东的成就不是你们可以揣摩和料想的啊,前提条件是他坚持的住和有人给他“擦屁股”。东东有为将之才,但不善于制怒,有时候偏执劲上来是谁都拉不住的。我和东东的交情可以算是止于君子吧!不像和凯子那么无所顾忌,不像和军那么安然,不像和相如那么通达,不像和光光那么率性,不像和大鹏那么歉然。一般不联系,联系也是那么三言两语,可是都愿意为对方奔波。

若论事功,大抵我的同学都很优秀,不过也仅是煊煊一时罢了,能真正“建而不拔”,其有二三子耶?春有百花、夏有万木、秋有千果,但及一雪,能有几存?我说此话,虽然会让很多人不高兴,也仅仅是一家之言,但是毕竟能远超同侪的人是少数啊。如果因此我而招致嫌弃,那也是咎由自取,怨不得别人。在些许人看来能够昙花一现也总比我这默默无期强得多吧?福祸无门,唯自招引。我何必不甘而强为辩解呢。

年轻人大多是不考虑生死的,毕竟“日近长安远”,这么年轻就考虑这个话题有点不合时宜和好笑。当前最有用的就是奋斗,让自己过上更好的生活,或者说更如意、舒适的生活。我们很多的时候都知道钱不是生活的目的,但是在实际追逐中我们大多数人都迷失了,所以便自我安慰说“虽不是目的却是基础”。

现在想来其实我说的“那些看似有用的最后都证明是无用的,而那些我们认为无用的,最后证明却是有用的。”也是不完全正确的。应该说有用是“假无用”,无用是“假有用”,假是借的意思,类似于“假名”。他们听那些“葫芦头”说四大皆空,便认为空便是没有,其实空是一种假有状态,真空不空。

辰东在《神墓》里借助珂爸和戈乾之口说了两句话,我感觉很有韵味:存在的,忘记了,红尘万丈,入眸幻灭。逝去的,记住了,刹那永恒,永驻心田!我一直不理解的是在常人看来:看破红尘必然要出家。其实要知道即便是佛教也有一句名言:佛法世间觉。为何众生偏偏认为要觉悟就要远离红尘世俗呢?

有用和无用的辩论就像幸与不幸的辩论。幸与不幸无一定,小人物也有自己的大幸福,大人物也有自己的小幸福。我们有时候经常嘲笑佛家思想的消极,其实佛家思想比我们所有人认为的都积极,“烦恼即是菩提”这等觉悟试想想是多么积极到偏执的想法。把一切苦恼都看成是成就无上智慧的累积因素,困难也是一种化了妆的幸福。还有比这更积极的让人无语的乐观态度吗?

第二节知与行

中国传统哲学中所谓“知”,即是指认识,包括对一般事物的认识和对道德的认识。所谓“行”是指行为,包括日常生活中的一般行为和道德行为。……朱熹注意了知行的关系,认为知在行先。他说:“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陆九渊认为朱熹“即物穷理”的方法过于烦琐,主张直接求理于心。他认为“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能反省内求,此“理”自然明白起来。陆九渊也主张知先行后说。

王守仁提出“知行合一”说,强调知行不是二事,认为“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又说:“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实际上是抹煞知与行的界限,以知为行。王夫之批评

喜欢千江录请大家收藏:(m.booktxt.win),笔下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状态提示:第五十五章 小谈哲学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1/4)
返回顶部
站内强推 绯弹的亚里亚之绯色催眠师 公园捡到小萝莉 贵族男校之帝王学院 [快穿]女主她总在弯 穿越之你以为我是谁 陈情曲 花痴男爱总裁 我恐怕是一条咸鱼了 青梅煮酒(H) 山涧秋鸣
经典收藏 (士兵突击同人)向日葵 (士兵突击同人)那些花儿 (士兵突击同人)咋说都该来追我了 (士兵突击同人)心上花 (士兵突击同人)最佳角色 在下宗政有何贵干 第一宇宙速度 邻居是鸭子 两受相遇 仙佩摇
最近更新 燎原 流氓养成记 超度灵魂也要推行市场经济 皇上,臣对你想入非非 仙武位面穿越 可是直男又做错了什么呢 (伪装者同人)【楼诚】故人长绝 选妃记 校园最强狂仙 妖孽横行
千江录 千手如来 - 千江录 全文阅读 - 千江录 txt下载 - 千江录 最新章节" - 好看的虐心耽美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