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易识阶

首页 >> 经典耽美 >> 大易识阶(章节目录)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booktxt.win/77919/

第 5 部分(1/7)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1/7)

关灯 护眼 舒适     字体:

快捷c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此外,在宋以前,司马迁、王充、李靖、房玄龄等等也都是易学大家。他们的“易名”之所以少有人知,只不过是被其政名、文名等所掩而已。

宋代

宋代的邵雍是易学发展史中最重要、最有成就的人物之一。他不但在易学上名声鼎立,人人皆知,而且在理学方面,还是北宋五子之一,是研究易学与儒学都不可逾越的人物之一。在易学发展史中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皇极经世》、《邵子神数》两大著作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周敦颐是《爱莲说》的作者,也是“理学”的开山之祖。他是最早将太极图传入学界的人。周敦颐说“无极而太极”,意思就是“无形而有理”,象数还未形成,但其道理已具备。太极即理,理为本体,本体即道,道者天地之心。还说:“圣可学乎,可药乎,一为圣也。”

《易?说卦传》中“穷理尽性以至于命”这句话被看作是《周易》中的“易道”。“易”

有“三义”,一曰变易,二曰不易,三曰简易。“不易”讲的是“易道”,“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就是不易之道。这里提出了三个概念:“理”、“性”、“命”。这三个概念在后来周敦颐那里做了重要的发挥,他在《通书》中有专门一篇文章叫做《理性命》。

“穷理”就是穷“易道”。朱熹讲只有“格物”而后方能“穷理”。王阳明年轻时笃信朱学,依朱子所说格他父亲王华北京官署里的竹子之理,结果未果而中途病倒。“穷理”用我们现代的话讲就是认识事物的本质,认识事务现象的背后是什么。比如桌子的背后是什么呢?背后的东西能不能被认识?也就是“理”能不能被我们“格”出来?大家应该想一想。王阳明按照朱熹的方法没有“格”出来,那么这个“理”究竟在什么地方?王阳明穷尽儒、道、佛之书,后来他找到了“理”就在心中,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心就是理。这样他就开出了与朱熹不同的路向,一个是“理学”的路向,一个是“心学”的路向。

何谓“尽性”?首先,“性”就是我们说的人性,对“性”的本性,人们众说纷纭,有人说人性是善的,有人说性是恶的,也有人说性是善恶相混的。其次,“性”是从哪里来的呢?《中庸》开篇就说“天命之谓性”,《郭店楚墓竹简》里讲“性自命出”。这说明“性”是“天”给我们的,是先天的。孟子讲人性本来是善良的,但是它常常被私欲所蒙蔽,因此才堕入恶道。所以我们应该去除私欲,把我们放逐的“本心”找回来,这叫做“求放心”。把原来的“本心”恢复起来,这就得“尽心”,即认识我们的“本心”是什么。所以孟子讲“尽心知性知天”,只有能够“尽心”,才能够“知性”、“知天”。

“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的“命”可以理解为“天命”和“命运”。“命”和“运”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如果说“命”是“天”赋予的、不可改变的必然性,那么“运”则是可以自己掌握的。人可以在“性”和“命”的互动中来掌握自己的命运。《周易》上讲:“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就是说我们只要“穷理尽性”就可以与天地合德,与日月合明,与四时合序,与鬼神合吉凶,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掌握它,孔子说:“五十而知天命”,从这个意义上看,《周易》上的“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可以说开启了后来的宋明理学以及儒家的理、性、命话题。

北宋五子的张载,著有《张子全书》,内有《西铭》、《正蒙》等。他在书中进一步阐述“y阳就是气”和“天人合一”理论。他还是《四库全书》中记载的最早提及《葬书》中“风水”概念的人。他的成长得益于范仲淹,范是他人生中最大的贵人。

儒门易家简史(5)

宋史本传对范仲淹的评价是“泛通六经,长于《易》”,他不但在文学上有成就,而且于易学传世著作有《范文正公集》中《易义》一篇。该书以人事说经,将经义归结为具体的人事和史事,而这也恰恰是义理派的主要特点。他是宋代《易》之义理之学的先驱者之一。

苏轼的《东坡易传》。从儒释道三家全面展开解易。以“道”“德”连言,侧重《老子》

解易。之所以后来未受到重视,原因是朱熹受他老师程颐程颢的影响,与苏东坡学术意见相左。北宋五子中,程颐、程颢与邵雍是表兄弟关系,与苏东坡有隙,致邵雍临终亦不得相见。

苏东坡几乎是个全才,无论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天文地理、思想哲学等等各个文艺领域他都皆有所得,其学问、人格、立身大节也可称千古楷模。可惜的是,在中国的历史上,像苏东坡这样有个性、有才情、对老百姓也不错的官员太少了。

苏东坡认为,治学当“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注重培养人的软实力。

朱熹是理学的大家,也因治易而名重后世。他的《周易本义》为科举必考之书。很受皇帝器重,位高言重。他对《易》的结论是

喜欢大易识阶请大家收藏:(m.booktxt.win),笔下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状态提示:第 5 部分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1/7)
返回顶部
站内强推 绯弹的亚里亚之绯色催眠师 公园捡到小萝莉 贵族男校之帝王学院 [快穿]女主她总在弯 穿越之你以为我是谁 陈情曲 花痴男爱总裁 我恐怕是一条咸鱼了 青梅煮酒(H) 山涧秋鸣
经典收藏 (士兵突击同人)向日葵 (士兵突击同人)那些花儿 (士兵突击同人)咋说都该来追我了 (士兵突击同人)心上花 (士兵突击同人)最佳角色 在下宗政有何贵干 第一宇宙速度 邻居是鸭子 两受相遇 仙佩摇
最近更新 燎原 流氓养成记 超度灵魂也要推行市场经济 皇上,臣对你想入非非 仙武位面穿越 可是直男又做错了什么呢 (伪装者同人)【楼诚】故人长绝 选妃记 校园最强狂仙 妖孽横行
大易识阶 未知 - 大易识阶 全文阅读 - 大易识阶 txt下载 - 大易识阶 最新章节" - 好看的经典耽美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