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最风流

首页 >> 重生耽美 >> 三国之最风流(章节目录)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booktxt.win/85952/

36 我所邀者仁民名(1/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1/2)

关灯 护眼 舒适     字体:

郡贼曹、决曹好办,只要有合适的人选即可,邺县县寺却难入手。

荀贞作为上一级的长吏,在县令长没有什么过失时是不能随意插手县中人事的,毕竟县令长也是“命卿”,是由朝廷任命的,和郡府吏员这种自行辟除的“私吏”不同。一时没有入手的机会,荀贞也不着急,反正时日尚长,只暗中叮嘱程嘉等多注意一些邺县县寺的动态。

七月下旬,各县的麦子多已成熟,诸县陆续着手秋收。

秋收前,荀贞忙点,开始秋收后,他反倒清闲了下来。

需要郡府布置的各项准备工作都已部署到位,现在忙的是诸县的县寺,还有康规等几个郡府的吏员。要说起来,康规这个郡劝农掾和别的几个被荀贞派去巡行诸县的郡吏这阵子才算是最忙的,从六月底、七月初离郡行县,一直到现在还没回来,大热天地周转诸县,累得不轻。

文聘、何仪等人也挺忙、挺累。

文聘、何仪等人奉荀贞之令清缴郡中“群盗”,从接令日起就没歇过,虽然总算赶在荀贞给他们的期限日前把各县的“群盗”清缴了个差不多,但秋收到来,为防出现意外,比如铤而走险的流民,比如死灰复燃的盗寇,他们分片定块,日夜巡视各麦区,保卫秋收工作。

七月酷暑,披着沉重的甲衣,持着长长的戈矛,徒步巡弋在乡间烈日下,一日复一日,尘土满面就不说了,汗流浃背也不说了,身上的衣甲都被晒得发烫,不敢碰,其中的辛苦可想而知,也亏得荀贞治军严明,义从兵卒们也感念他的恩义,却是无一人叫苦。

陈褒、刘备等均是初次当守令、长,就任没多久就赶上了秋收,经验上可能欠缺一点,荀贞为确保万无一失,在秋收开始前,就从郡府户曹和劝农吏里选派了几个老成、知农事、此前曾在郡县久任吏职的可靠吏员分去陈褒、刘备等所在之县,叫他们协助指挥,拾遗补缺。

虽说较之秋收前,荀贞清闲了许多,但他也没有完全闲下来,时不时地出府去县外,视察邺县的秋收进度。

邺县没有被於毒占据过,但被於毒长时间地围困过,县外麦田受破坏的程度亦不小。

停车路边,登高远望,只见广袤的土地上,黄、绿、青诸色参差杂处。

黄色的是成熟的麦子,青、绿色的则或是成片的野草,或是低矮的灌木。

远处、近处的乡亭里舍不时有老人和孩子进出,从里落通往麦田的乡道上,时见有提着水瓮的妇人,麦田间放目尽是打着赤膊、穿着犊鼻裤、正在收麦的农人。收割好的麦子堆积在田边的道上,受破坏小的地方,麦子堆积如山,受破坏大的地方,未免就显得稀稀落落。

荀贞对今年的秋收非常重视,这使得各县对今年的秋收也不敢大意,邺县县寺派遣出了大量的县吏,各乡也抽调出了一些乡吏,这些县乡们吏员大多巡视在田间。和赤膊、仅着犊鼻裤、挥汗如雨的农人混杂在一块儿,他们整齐的衣冠与之不同,如鹤立鸡群,十分抢眼。

荀贞手搭凉棚,观望许久,忽一喟叹,对随从诸吏说道:“烈日当头,农人收麦不已。观此景,忽有所感,做了一诗。”

诸吏早就听说荀贞是个“诗人”,早年在家乡时他就“写”出过“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的佳作,此时闻他有了诗兴,皆凑趣道:“下吏等请闻之。”

荀贞遂吟诵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荀贞以前吟诵过四言诗,吟诵过七言,这是头次吟诵五言诗。

汉之诗,重五言,轻七言,五言诗诗风质朴,多平白直叙,然蕴意真实。这首“锄禾日当午”正合当下诗风,用字朴素,但诗中蕴含的那种对农人辛苦的怜悯、同情等等的感情是发自肺腑,实为真情实感,便是不识字的农人亦能体会得出。

荀攸、审配等从吏闻之,皆低声吟诵再三。

荀攸叹道:“明公此诗,悲天悯人,足可传诵於后世。”

荀贞吟诵此诗却非因是“诗兴大发”,而是经过再三考虑后的抄袭,他故作沉吟片刻,说道:“与其待流传於后世,不如示之於今朝。”

“明公的意思是?”

“郡遭贼乱,最苦的不是我等,是黔首。我欲命将此诗传送各县,命各县令长悬之於堂,日夜见之,以使其不忘怜农,行用仁政。”

黄巾起乱、黑山起乱,豪族、大姓、士绅固然损失惨重,可最受苦的还是百姓。“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句诗不止适用於太平时,也适用於战乱时。就荀贞之所见、所闻,尽管魏郡两遭贼乱,被灭族的豪强、士绅不少,可幸存下来的这些,因为有厚实的家底子在,现在过得依然是人上人的日子,就比如邺县赵氏,每天吃不完、扔掉的美食佳肴就不知有多少。

而百姓就不同了,百姓没什么家底,便是太平时也只是苦苦熬日罢了,一遭变乱,马上就成赤贫,那么多的流民从哪儿来的?在家乡连一粒粮食都找不到了,只好离乡流亡。

荀攸出身儒学世家,儒家讲仁,对百姓的遭遇他也是很同情的,点头说道:“明公是想以此诗警醒诸县长吏,叫他们不要贪赃枉法、欺压良善。”

“正是。此外,我还有一诗,打算一并传给诸县。”

“攸请闻之。”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这首诗和上首诗都是后世李绅所

喜欢三国之最风流请大家收藏:(m.booktxt.win),笔下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状态提示:36 我所邀者仁民名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1/2)
返回顶部
站内强推 绯弹的亚里亚之绯色催眠师 公园捡到小萝莉 贵族男校之帝王学院 [快穿]女主她总在弯 穿越之你以为我是谁 陈情曲 花痴男爱总裁 我恐怕是一条咸鱼了 青梅煮酒(H) 山涧秋鸣
经典收藏 (士兵突击同人)向日葵 (士兵突击同人)那些花儿 (士兵突击同人)咋说都该来追我了 (士兵突击同人)心上花 (士兵突击同人)最佳角色 在下宗政有何贵干 第一宇宙速度 邻居是鸭子 两受相遇 仙佩摇
最近更新 燎原 流氓养成记 超度灵魂也要推行市场经济 皇上,臣对你想入非非 仙武位面穿越 可是直男又做错了什么呢 (伪装者同人)【楼诚】故人长绝 选妃记 校园最强狂仙 妖孽横行
三国之最风流 赵子曰 - 三国之最风流 全文阅读 - 三国之最风流 txt下载 - 三国之最风流 最新章节" - 好看的重生耽美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