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最风流

首页 >> 重生耽美 >> 三国之最风流(章节目录)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booktxt.win/85952/

57 下邳国荀贞得子 广陵郡笮融逞威(七)(2/3)

上一页:(2/3) 目录 下一页:(2/3)

关灯 护眼 舒适     字体:

脾气相投。

两人“君臣投契”,以陶谦带来的丹阳兵和臧霸募召来的泰山兵为基础,加上徐州本地势力的配合,三方合力并战,却是一战而便大破徐州黄巾。

战罢,陶谦遂举臧霸为骑都尉,同时举孙观为骑都尉。

臧霸闻名海内这么多年了,徐州、尤其是他家乡兖州泰山的豪杰们很多都与他有来往,乃至投到了他的门下,孙观便是与他来往甚密的一个。

除了孙观,臧霸身边有名的豪侠还有吴敦、尹礼、昌豨以及孙观的兄长孙康等人。

这几个人,就是臧霸麾下泰山兵的各部主要首领。

臧霸麾下的这支泰山兵并不是纯由泰山人组成的,也有东海人、也有琅琊人、也有别的郡的人,不过其主干是泰山人,各部的首领如孙观等人也多是泰山人,所以现在的徐州上下,上至州府、下到黔首,都以“泰山兵”称呼他们。

他们这支人马,尽管臧霸、孙观现而今各有了一个“骑都尉”的武职,可严格来说,既不是徐州的州兵,也不是朝廷的官军,实际上是等同“义从部曲”、“雇佣兵”性质的。

所谓“义从部曲”,自便是指这支人马乃是臧霸、孙观等人各自的私兵。

所谓“雇佣兵”,则是指这支人马等於是陶谦“雇佣”来的,不像陶谦手下的“丹阳兵”,丹阳兵是陶谦自己招募来的,其部中兵众多是他的郡人,等若是他本人的义从,对他的命令自是绝对服从,而臧霸、孙观等人不然,他们不是陶谦的义从,有着很强的独立性。

去年击黄巾,虽一战而大胜,把徐州黄巾赶出了徐州,可却只是“赶出”而已,并没有歼灭,这些落败而走的徐州黄巾多逃入了兖州、青州等地。兖州在徐州的西边,青州在徐州的东边,徐州黄巾逃入这二州后,与此二州本有之黄巾合流,声势不减反振,为防备他们再入侵徐州,陶谦把臧霸、孙观等部的“泰山兵”安置在了琅邪郡,命他们屯驻在琅琊的郡治开阳县。

如前文所述,琅琊是徐州最北边的郡,其北是青州的北海国,其西则便是兖州的泰山郡。

臧霸等人本多是泰山人,现屯兵於此,不用说,必是能很好地起到徐州北部藩墙之作用。

——说到这里,插句题外话,对陶谦在徐州的军事部署,荀贞是研究过的。研究的结果是:他认为陶谦部署得很好。最北边,前线上是泰山兵,泰山兵后边是他放在州治“东海郡郯县”的丹阳兵,再后边,是监督州南彭城、下邳、广陵三郡粮运的笮融,三条线,不但层次分明,而且能很好地保存本部嫡系实力,并且还把粮食牢牢地控制在了手中,可谓三全其美。

不过话说回来,正因为他要借重臧霸等人在前边挡住青、兖州内的黄巾,又正因为臧霸等人有很强的独立性,所以为了笼络臧霸等人,对他们要粮、要钱的要求,他就不能拒绝。

不但不能拒绝臧霸等人,他本人还养了数千的丹阳兵的,并且他还打算把这支丹阳兵再扩大队伍,那么,对丹阳兵的粮、钱他也不能不给,而且不能“胳膊肘朝外拐”,不能比给臧霸等人的少。

由是之故,就出现了袁绥说的那种情况。

尽管州中的从事们,尽管陈登等等,这些徐州本地势力的代表为本州士民的切身利益着想,再三劝谏陶谦不要“催征不息”,陶谦却是无法听从。

荀贞做过长吏,他能够体会到陶谦如今的难处和苦衷,可体会到一回事儿,支不支持则就是另一回事儿了。

换而言之,这么说吧:如果荀贞现在是陶谦,如果他现在坐的是陶谦的位置,那么他很有可能会和陶谦的做法一样,也会不停地催征粮食,没足够的粮就不能养足够的兵,没足够的兵就不能抵御声势愈壮的黄巾入侵,这是没办法的事儿。可他现在不是徐州刺史,他是即将到任的广陵太守,这么一来,他就和陶谦的这个催粮不息的政令出现矛盾了,——催的粮可都是从他郡中出去的,州府充裕了,陶谦固是能养足够的兵了,可他该怎么办?就不说老百姓了,自私自利一点,他手底下可也有几千义从的,粮都被州里要走了,他这几千义从怎么养?

这个问题,不但是荀贞即将要面临的,事实上,已经是徐州诸郡的郡守正在面临的了。

徐州诸郡的郡守可能没有养太多的义从,不像荀贞那样,一养就是数千人,可战乱方过,为了本郡的安危、也是为了他们自己的安危,这些郡守大多也是养有一部分义从部曲的,同时,他们养得还有郡兵,还有召请来的剑客、谋士,还有亲眷,还有郡里边那么多的吏员,得给他们发俸,七七八八下来,每月所需钱粮也是很不少的,本来战乱过后,郡里就穷,去年十月一乱,耽误了秋收入库不说,还耽误了春种,还损失了为数不少的劳力,已经是很麻烦了,

陶谦又这么催征不休的,上个月刚征过,这个月又征,简直雪上加霜,一副要把郡里榨干的架势,诸郡的郡守肯定就会很不乐意了。

因此,袁绥刚才的那句话里,不止有州从事、陈登等等这些徐州的地方势力进谏,各郡的郡守也大多上言进谏了。

这么多郡守上书州刺史,进言劝谏,是不常见的。

放到太平时候,这种情况可能就不大会出现,因为依汉家制度,州刺史虽然位卑权重,权力不小,可却是管不了郡中民事,不能插手郡国政事的,只能依律监督

喜欢三国之最风流请大家收藏:(m.booktxt.win),笔下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状态提示:57 下邳国荀贞得子 广陵郡笮融逞威(七)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上一页:(2/3) 目录 下一页:(2/3)
返回顶部
站内强推 绯弹的亚里亚之绯色催眠师 公园捡到小萝莉 贵族男校之帝王学院 [快穿]女主她总在弯 穿越之你以为我是谁 陈情曲 花痴男爱总裁 我恐怕是一条咸鱼了 青梅煮酒(H) 山涧秋鸣
经典收藏 (士兵突击同人)向日葵 (士兵突击同人)那些花儿 (士兵突击同人)咋说都该来追我了 (士兵突击同人)心上花 (士兵突击同人)最佳角色 在下宗政有何贵干 第一宇宙速度 邻居是鸭子 两受相遇 仙佩摇
最近更新 燎原 流氓养成记 超度灵魂也要推行市场经济 皇上,臣对你想入非非 仙武位面穿越 可是直男又做错了什么呢 (伪装者同人)【楼诚】故人长绝 选妃记 校园最强狂仙 妖孽横行
三国之最风流 赵子曰 - 三国之最风流 全文阅读 - 三国之最风流 txt下载 - 三国之最风流 最新章节" - 好看的重生耽美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