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最风流

首页 >> 重生耽美 >> 三国之最风流(章节目录)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booktxt.win/85952/

第四卷 中平元年 63 讨董未成岂可还 以孝为名事能成(2/3)

上一页:(2/3) 目录 下一页:(2/3)

关灯 护眼 舒适     字体:

众,打董卓可能不够,但回击陶谦却是绰绰有余,因此,也难怪陶谦会有这个顾虑。

假想一下:陶谦这边开战了,正和彭城打着,荀贞或者甚至是荀贞、孙坚的联兵猛然而至,那这一场仗的战场就势必就会从彭城这一个郡扩延到徐州整个州了,到的那时,最终的胜利者会是谁?很难预料。说不定陶谦就会偷鸡不成反蚀把米,不但彭城未下,反而丢掉徐州。

设身处地的想,荀贞如是在陶谦这个位置上,他也会左右为难。

一边是讨董的联军闹了内讧,天下震惊,完全可以借此机会袭有彭城;可另一边是荀贞、孙坚兵强马壮,就屯兵在离徐州只有几百里外的颍川,仗一开打,他俩很可能会来援救彭城。

这么个左右为难的形势下,陶谦该怎么办?他又会怎么办?

试探性的摆开阵势,先测试一下荀贞的反应,看他会不会来救助彭城,然后再做进攻与否的决定,这看起来是一个最妥当的选择。荀贞如来救彭城了,那就偃旗息鼓,反正仗还没开打,荀贞也找不到主动进攻的借口;而荀贞如不来救彭城,那就可以放心大胆地开打了。

对戏志才的这个猜测和假设,荀贞很是赞同。

不止荀贞赞同,程嘉也恍然大悟,表示赞同。

程嘉蔑然地说道:“既欲得彭城,而又恐君侯出兵,陶徐州贪念有余,胆气不足。‘知人者智,自知之明’,若是果然如志才所料,陶徐州可谓是‘不智’、‘不明’者也。……君侯,如是这样的话,倒也无需回兵郡中。”

“噢?君昌有何高见。”

“可遣一支兵马,以督粮为名,东归广陵,留屯驻扎,以示陶徐州如取彭城,则君侯必将回援之意,足矣。”

荀贞问戏志才等人:“卿等以为如何?”

荀攸说道:“君昌所言甚是,不过以我陋见,固可以督粮为名,却不必回驻广陵。”

“噢?”

“广陵已有陈褒、姚昇统兵在,无需再增兵屯驻。与其遣兵至广陵,不如屯驻沛郡。”

屯驻沛郡?

荀贞、戏志才等人都是打老了仗的,一闻荀攸之话,便知其意。

戏志才抚须笑道:“公达此策,妙也。”

沛国在徐州的西边,与下邳、彭城两地皆接壤,如果能派遣一支兵马屯扎在此,那么“陶谦攻取彭城”这场仗的主动权就到了荀贞的手中。

陶谦如果真的敢进攻彭城,荀贞派到沛国的这一支兵马就可以配合陈褒、姚昇等,或者进攻下邳,抄笮融的后道,或者进入彭城,直接与彭城相薛礼合兵,共抗陶谦。

这的确是一个极好的建议,可却有一个问题,那便是:如何才能驻兵沛国?

荀攸说道:“沛相袁忠,素著清名,与颍川士人多友善,昔年和我族中也常有来往,我愿与兵马同行,共至沛国,面谒袁忠,述以陶谦之逆,讲以君侯之忠,想来他应是不会拒绝君侯分兵屯守沛郡的。”

袁忠也是出身汝南袁氏,他的祖父袁彭和袁绍、袁术的祖父袁汤是亲兄弟,也就是说,他和袁绍、袁术有着同一个曾祖,即是袁京,他们之间的血脉关系还是很近的,尚未出五服。

但是,袁忠和袁绍、袁术的作风是完全不同的。

事实上,也不是袁忠和袁绍、袁术的作风不同,而是自他的祖父袁彭起,他们这一脉就与袁汤这一脉在为人处世、生活作风上等等就有着根本上的不同。

汝南袁氏世代公卿,自其始祖袁昌以来,——袁氏本是籍在陈郡,到了袁京的祖父袁昌这一代时,袁昌从陈郡迁居到了汝南,从而有了汝南袁氏这一个袁氏的分支,后又在袁昌的儿子袁安时,汝南袁氏开始名声鹊起,汝南袁氏四世三公,第一世的三公就是袁安,袁安任过司空,也任过司徒,他们这一脉的袁氏,繁衍至今,族人众多,可这么多的族人中,却并不是人人都如袁绍、袁术这样锦衣玉食、出入众从、任侠使气,一副贵家公子的气派,也还是有很多人依旧秉持着他们的始祖袁昌、二祖袁安的为人作风的。

袁彭、袁忠这一脉即是如此。

别的不说,就从袁忠兄弟的过往经历就能看出。

袁忠兄弟三人,他本人行二,有个长兄名叫袁闳,延熹末,党锢将起,袁闳因一向与名士、清流来往亲近,遂决意散发绝世,因其母亲年老,不宜远遁,便筑了一个土屋,起居其内,不与外通,乃至饮食都只是从窗口接入,而绝不出门一步,这个“土屋”大大有名,被称之为“袁闳室”,后人以此来借指避乱之所;袁闳如此,他的幼弟袁弘也是如此,亦是名士清流的做派,从不应朝廷、州郡的征辟,闭门居家、只与名士、清流来往而已,而袁忠本人也是这样,他当年曾和汝南有名的党人名士范滂为友,党事起,他亦在被锢之列,后来党锢解,便在不久前,他被拜为了沛国相,堂堂二千石的大吏,他却竟是俭朴到坐着苇车去上任的。

这与袁绍、袁术这一脉完全不同。

袁绍、袁术的父辈们,便是在党锢时,依旧贵居公卿之位,袁绍早年从东郡归家,送他的人车达千乘之多,袁术昔年为长水校尉时,被人号为“路中悍鬼袁长水”。

由此即可见,袁忠确是如荀攸所说:素著清名。也正是因此,因为和袁绍、袁术这些袁家子弟的作风完全不同,故而此回袁绍、袁术起兵,袁忠没有掺和,只是早前供应出了一点粮秣。

喜欢三国之最风流请大家收藏:(m.booktxt.win),笔下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状态提示:第四卷 中平元年 63 讨董未成岂可还 以孝为名事能成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上一页:(2/3) 目录 下一页:(2/3)
返回顶部
站内强推 绯弹的亚里亚之绯色催眠师 公园捡到小萝莉 贵族男校之帝王学院 [快穿]女主她总在弯 穿越之你以为我是谁 陈情曲 花痴男爱总裁 我恐怕是一条咸鱼了 青梅煮酒(H) 千雪
经典收藏 (士兵突击同人)向日葵 (士兵突击同人)那些花儿 (士兵突击同人)咋说都该来追我了 (士兵突击同人)心上花 (士兵突击同人)最佳角色 在下宗政有何贵干 第一宇宙速度 邻居是鸭子 两受相遇 仙佩摇
最近更新 陌上春 燎原 流氓养成记 超度灵魂也要推行市场经济 皇上,臣对你想入非非 仙武位面穿越 可是直男又做错了什么呢 (伪装者同人)【楼诚】故人长绝 选妃记 校园最强狂仙
三国之最风流 赵子曰 - 三国之最风流 全文阅读 - 三国之最风流 txt下载 - 三国之最风流 最新章节" - 好看的重生耽美小说